2月1日,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。全面注册制是指在证券市场全部实行注册制,区分于核准制。
什么是注册制?
注册制是股票发行时的一种制度,它指的是发行人在进行股票发行时,需要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, 并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。而证券监管机构将对发行人申报文件的全面性、准确性、真实性和及时性进行审查,并不会实质性审核。
什么是核准制?
核准制是上市公司股票申请上市须经过核准的证券发行管理制度。发行人在申请发行股票时,证券监管机构不仅要审查企业申报文件的真实情况,还对发行人的财务状况、经营能力、发展前景等条件进行实质性审查,并有权否决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股票发行申请。
注册制股票和核准制股票有什么区别?
核准制和注册制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证券发行监管制度,从理念、实施效果、具体操作等层面有所区别,各有利弊。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审核机关是否对公司的价值作出判断。相比于核准制,注册制最大的特征是快进快出。一方面,降低了上市的门槛,证券监管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不做实质判断,交由市场及参与主体去判断,加快了上市进程;另一方面,注册制下劣质企业更容易退市,并有配套的退市门槛规则。
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,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。与核准制相比,不仅涉及审核主体的变化,更重要的是充分贯彻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理念,发行上市全过程更加规范、透明、可预期。一是大幅优化发行上市条件。注册制仅保留了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必要的资格条件、合规条件,将核准制下的实质性门槛尽可能转化为信息披露要求,监管部门不再对企业的投资价值作出判断。二是切实把好信息披露质量关。实行注册制,绝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,审核把关更加严格。审核工作主要通过问询来进行,督促发行人真实、准确、完整披露信息。同时,综合运用多要素校验、现场督导、现场检查、投诉举报核查、监管执法等多种方式,压实发行人的信息披露第一责任、中介机构的“看门人”责任。三是坚持开门搞审核。审核注册的标准、程序、内容、过程、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开,公权力运行全程透明,严格制衡,接受社会监督,与核准制有根本的区别。
|